何謂五行針灸 五行針灸源自《內經》,從中國古代哲學道-陰陽-五行中形成,秉承了獨特的東方醫學視角,以五行爲診斷和治療的核心,身心同治,是一個經典的針灸流派。 原則與重點 五行針灸遵循陰陽五行的體系和原則,以五行人爲着眼點,以症狀爲心靈深處的呼喚,不執於局部症狀,而辨識患者的五行,並據此選穴針刺,從而激發由內而外的心身自愈。五行針灸強調身、心、神三方面作爲針刺診療的重點,符合現代生理—心理—精神模式框架,亦符合現代醫學回歸人體整體觀的方向。 五行針灸的適應症 1 生理上的疾病 生理上的症狀,諸如頭痛、心慌、睏乏、疼痛、消化不良、皮膚過敏等等 2 病狀背後心理的疾病 心理問題,如抑鬱、焦慮、煩躁、失眠、人際關繫緊張等,幫助我們更好的面對各種壓力 何謂五行 人的臟腑、經絡、氣血、五官等身體各個部分與自然界萬物,都是息息相通的,人的生命活動既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,又依賴天地自然的補養。天地之氣、四時之法都通過五行表現出來。 不同類型的人,由於五行偏性不同,無論從外在的形體特徵,還是內在的情志反應,均有很大的差異;五行作用於人體,隨其氣的昇降出入不同,帶出五種基本的樣式,五行偏性決定了一個人會以其中一種爲主導;其主導一行帶着自身特殊性而成爲人的生命核心,與生俱來,終身不變,是健康與疾病仍至諸多方面的決定因素。如果主導一行處於平衡,則人爲“平人”;如果主導一行失衡,則在身心神某一方面或三個方面都同時出現問題。